管理沟通的理论的历史演进与进展根据一管理沟通理论进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科学管理”的出现而初显1、 泰勒职能工长制的初始下行沟通1895 一 1912 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d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中包括实行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根据各自的职能范围向下人发布命令。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多头领导容易引起混乱,所以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从管理沟通理论的角度看泰勒关注到管理中下行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对下沟通即确保命令下达的准确性,以及其实施的效率。1910 年,亨利·劳仑斯·甘特(Henry L。 Gantt)认为应该把原来的工长的“监工”身份变成工人的老师和工人的帮助者。甘特进展了泰勒职能长制探究的下行沟通,并在早期下行沟通的实践中初次注意到人的因素。2、 韦伯的行政组织沟通1905 年行政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指出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组织中的沟通也是严格以理性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的。3、 埃莫森直线组织的下行沟通 1910—1915 年,哈林顿·埃莫森(Harrnigtnom Eesrno)在其著作《组织中的个性》(1915 年)中提出在企业中应借鉴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的组织形式,采纳直线和参谋组织:在每个企业中设一位参谋长,下设 4 个主要的参谋小组,参谋人员在仔细讨论各项问题的基础上,向直线管理人员提供意见,直线组织的管理人员统一指挥和发布命令。这样既能发挥专业知识的长处,又不破坏统一指挥的原则,埃莫森再次从组织角度,探究了自上而下沟通的原则。4、 法约尔的等级链沟通和跳板沟通1916 年,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rl)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阐述了一般管理的 14 条原则,并提出了著名的等级链和跳板原则,这一原则从整个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法约尔认为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方法首先要遵循等级链的原则,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结构,沟通以等级链的方式进行,有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同级之间可以采纳跳板进行横向沟通.法约尔对于促进管理沟通特别是组织沟通的讨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思想可以认为是组织沟通理论的雏形。二、进展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行为科学"的盛行而进展1、 梅奥的人际关系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