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A.培育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法律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制造( B )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定环节的是( A ) A.艺术批判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制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 A。《论美书简》B。《推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制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C。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 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