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学院建院以来,以培育高素养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建设,重视素养教育工程的建立与实施,始终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的要求,把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全部内容在内的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学院通过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养学生工作队伍、科学和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与管理机制、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一定规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心理咨询室等,为实施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素养教育活动,通过每年举办的“成长、成才、成功"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专题教育等活动,培育了学生的优良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学院成立了各类学生社团,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社团节"、 各类技能大赛和知识讲座,定期开展“服务辽西北”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义工日”等活动,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倡 “自强不息,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育新型高素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六大平台"建设和实施“五个训练模块”为途径,以创建国家示范高职学院为动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载体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素养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技能水平、身体和心理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具有高尚情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三、建设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重点建设素养教育体系“六大平台”,使学院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队伍、良好的育人机制、良好的育人工作措施"。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学生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感恩回报、自信自强、诚信敬业品质,促进学生全面进展。1.课程平台建设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开展各类素养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2024 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省级精品课、2024 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在学院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功能;拓展教学内容,开设“沈职院大讲堂”,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有显著的提高.2.队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