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探析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落后,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方式亟待变革。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对象,探析“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期探索出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过程与方法三方面的和谐统一。要达到这样的总体目标,需变革当下落后的教学方式,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握教学方式变革的原则,明确教学方式变革的方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一、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包含“以生为本”与“能力本位”两方面,坚持“以生为本”方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坚持“能力本位”有效提升学生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一)以生为本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课堂的主体应当是获取知识的一方1,即“以生为本”,这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以生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1 [1]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27.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生为本”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前提,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在享受语文魅力的同时主动探究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及素养。(二)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从需要出发,依据需要确立能力目标,继而明确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该种思维强调教学的基础是“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学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除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外,更重要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转化,将知识教育观念转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三方为一体观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时,应当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进行考核之时,应当多进行交流发现学生的出彩之处而不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程度。二、变革教学方式的必要性与原则 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下,以往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