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效期管理制度1.药品采购人员要依据医疗集团用药情况,合理编制药品采购计划。维持合理库存量及周转率,在保证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同时,避开积压。2.药库管理人员应严把药品入库验收关,凡是未明确标示有效期的药品拒绝收货;收货时药品的剩余有效期不得少于该品种总有效期的 2/3,否则,应拒绝收货(特别情况除外),并将情况反馈给采购员。3.药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按规定填写入库验收单,必须将药品的供应单位、名称、规格、产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书填写完整.4.药库管理人员要做好药品动态分析,对库存药品按“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原则,凭出库单核对无误发放.对入库 2 个月不出库的药品,及时反馈给科主任,在了解医疗集团用药情况后再行决定留存或退货.5.药房应按药品效期的先后有序摆放,近效期的先发药。对估量在效期内销售不完的药品,可在各药房间自行调拨调整使用。完全滞销品种(各药房均不销售),应在失效期前 6 个月报采购员,其他普通药品如造成过期失效,由药房人员承担责任。6.药库、药房要对各自库存药品效期,实施动态、定时(每季度一次)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近效期(失效期前 6 个月)药品品种,各科室应及时将药品信息反馈给采购人员,以便实行相应措施。7.采购人员对各用药单位上报的近效期药品,应及时查询,并与供应商联系退换。8.各药房要做好药品动态分析,对一段时间内滞销的药品要及时了解其他药房销售情况,并分析原因,如属完全滞销品种,应及时与采购人员联系,以便实行处理措施.9.药库与药剂科各药房间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应以书面为准,如因滞留信息或违犯以上规定而造成损失,由责任人负责.10.药品效期管理处置流程每月由负责人对药库药品有效期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登记并告知各药房效期在 6 个月以上的药品继续使用进入下月份药品效期检查周期效 期 在 4—6个月之间的药品效期在 3 个月及以内的药品重点预警,与供货单位协商提出预警,告知供货单位与各药房联系,汇总数量与公司协商,换新批号药库包括针剂库、片剂库、中药库、液体库各公司均无现货,但医疗集团必须使用的品种,与公司协商能否用到效期前。剩余由公司解决公 司 有 新 效 期 ,旧 的 退公 司 并送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