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事业单位合同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操作指南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风险识别与评估1.1风险识别1.2风险评估第二条:合同风险防范与控制2.1风险防范措施2.2风险控制流程第三条:合同签订管理3.1合同起草3.2合同审批3.3合同签订第四条:合同履行管理4.1合同执行监督4.2合同履行协调4.3合同变更与解除第五条:合同终止与违约处理5.1合同终止条件5.2违约责任认定5.3违约处理流程第六条:合同归档与保管6.1合同归档要求6.2合同保管措施第七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7.1内部控制目标7.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7.3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与监督第八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与改进8.1内部控制评价方法8.2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第九条:信息技术支持与保障9.1信息技术系统建设9.2信息安全保护9.3信息技术培训与支持第十条:合同风险管理培训与宣传10.1培训内容10.2培训方式10.3培训组织与实施第十一条:合同风险管理责任与分工11.1责任分配11.2分工协作第十二条:合同风险管理监督与检查12.1监督机制12.2检查频率12.3检查结果处理第十三条:合同风险管理绩效考核13.1考核指标13.2考核流程13.3考核结果应用第十四条:合同风险管理应急预案14.1应急预案制定14.2应急预案演练14.3应急预案启动与执行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风险识别与评估1.1风险识别1.1.1双方应建立合同风险识别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1.1.2双方应根据合同内容、市场环境、法律法规等因素,识别潜在的风险。1.1.3双方应记录和报告识别的风险,以便于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风险防范措施。1.2风险评估1.2.1双方应建立合同风险评估机制,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1.2.2双方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1.2.3双方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合同风险管理的优先级和应对策略。第二条:合同风险防范与控制2.1风险防范措施2.1.1双方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2.1.2双方应在合同起草和签订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防范措施。2.2风险控制流程2.2.1双方应建立合同风险控制流程,确保合同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和处理。2.2.3双方应建立合同风险应急处理机制,以便于在发生风险时能够迅速应对。第三条:合同签订管理3.1合同起草3.1.1甲方应根据业务需求,起草合同文本。3.1.2乙方应对甲方起草的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3.1.3双方应就合同文本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签订。3.2合同审批3.2.1甲方应将合同文本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批。3.2.2乙方应对甲方提交的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批意见。3.2.3双方应根据审批意见,对合同文本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审批。3.3合同签订3.3.1双方应在合同审批通过后,进行合同签订。3.3.2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3.3.3双方应将签订的合同文本进行归档和保管,以便于查阅和管理。第四条:合同履行管理4.1合同执行监督4.1.1双方应建立合同执行监督机制,确保合同履行情况的透明和公正。4.1.2双方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4.2合同履行协调4.2.1双方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4.2.2双方应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寻求解决方案。4.2.3双方应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及时调整合同履行计划,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4.3合同变更与解除4.3.1双方应遵循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办理合同变更和解除手续。4.3.2双方应在合同变更和解除前,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4.3.3双方应根据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情况,及时调整合同履行计划,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第五条:合同终止与违约处理5.1合同终止条件5.1.1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确定合同终止的条件。5.1.2双方应在合同终止条件满足时,办理合同终止手续。5.1.3双方应根据合同终止的情况,结算合同款项,并处理合同遗留问题。5.2违约责任认定5.2.1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认定违约行为和责任。5.2.2双方应根据违约责任认定结果,采取相应的违约处理措施。5.2.3双方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违约问题,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依法解决。5.3违约处理流程5.3.1双方应建立违约处理流程,明确违约处理的程序和责任。5.3.2双方应在发生违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