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年学习目标1.把握过去的年的特点,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2.学习本文根据时间顺序记叙一个时段发生的事件与场景的结构方式。3.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呈现事物特点的方法。重点难点1。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过去的年的特点。2。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过去的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学方式:教学设想:本文既是文学文本,又是文化文本.阅读时,可结合文中的今昔对比,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过去的年里所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课时安排:2 课时寒假刚过,重返校园,而春节(过年)是假期中的一个重要节日,现在大家过年是怎么过的?(发短信问候、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走亲戚、逛街……).这是现在的过年,现在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年没有过去的年有味了.那么我们看看过年的年是怎么过的.今日我们学习一篇由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一篇文章--《过年的年》。(板书:过去的年 莫言)一、背景介绍1、作家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 80 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奇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24 年 8 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生死疲劳》等。202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项大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24 年12 月 10 日,颁奖仪式在瑞典进行,莫言获得 800 万瑞士克郎(约合 114 万美元)奖金。2.文化常识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纳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 1 月 1 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进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