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

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_第1页
1/4
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_第2页
2/4
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_第3页
3/4
福州市轨道交通 2 号线工程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 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技术交底记录 B.0。27工程名称 中国交建福州地铁二号线第三标段交底部位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工序名称施工监测交底提要:本次交底主要内容为:在我站基坑开挖以及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监测点的使用及保护措施。交底内容:1、简介本交底适用于福州地铁二号线第三标段董屿站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全长205。813m,标准段宽为 19.7m,局部 20。23~23.05m,标准段基坑深度16 。 1~16.4m , 端 头 井 段 深 度 约 19 。 3m , 共 分 10 段 , 开 挖 分 段 长 度17。4~24。7m,由基坑中间向两端。本车站基坑开挖地质情况至上而下为:素填土、杂填土、粗中砂(稍密)、粗中砂(中密)、粉质粘土、淤泥夹砂、淤泥质土等。 2、监测点的类型 2.1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沉降 1)监测目的基坑开挖时伴随着土方的大量卸载,水土压力重新分布,原有的平衡体系被打破,围护墙作为维持新平衡体系的重要存在,承受水土压力而产生变形,在墙顶位置产生水平位移和沉降。为反映施工期间支护体系变形情况,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监测内容.2)测点布设布置原则为: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墙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墙顶部的变形为原则。墙顶水平位移测点与墙顶沉降测点宜共用.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标准段间距为 20m,端头段间距为 1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 1 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用冲击钻在设计位置处钻孔,安装直径为 18~22mm,长度 200~400mm 的顶部带有十字标记螺纹钢。 2。2 墙体深层水平位移1)监测目的围护结构变形监测的设置是对基坑开挖阶段围护墙体的水平变位进行监控的需要,其数据与墙顶水平位移数据、墙顶沉降数据联合分析,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施工期间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2)监测方法及原理围护结构变形采纳测斜仪进行监测,测斜管是内壁带有导槽的垂直空心管,监测时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 0.5m 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 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董屿站施工监测点保护措施技术交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