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评价制度在指导、监督教师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宏微观调控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建设的质量,影响学校稳步、可持续发展。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切实有效地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是摆在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项课题。我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索:一、加强理论学习,端正教师评价思想确立正确的教师评价思想,才能保证科学地设计和实施评价方案,才能正确地对评价方案进行合理操作,从而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功能,实现教师评价的目的。因此,在制定教师评价方案时,学校首先要端正教师评价思想,明确教师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我校在制定教师评价方案时,首先做到统一思想。通过理论学习,明确教师评价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决定学校能否顺利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就是实施教师的目标管理。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评价功能观,正确把握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评价特点,掌握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教师观和质量观。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在端正教师评价思想的基础上,我们注意做好调研工作。一方面,借鉴兄弟学校建立与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他们制定评价方案的意图和制定过程,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反馈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比较分析,制定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评价方案。另一方面,重点对我校自身的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师的思想、精神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填写调查资料、个别谈心等形式,充分了解和把握广大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从而为制定评价方案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三、科学制定促进教师发展的方案评价不能只是一种结果,更应该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1.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制定评价方案时,我们力图处理好教师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综合评价的关系,做到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对教师的“德”“能”“勤”“绩”上,同时也重视对教师隐性工作的考核,使教师评价更全面。如教学过程中是否面对全体学生;课堂教学中是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否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是否能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是否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从事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