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龟兔赛跑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条件优越,缺乏面对失败、挫折的勇气和承受能力.让孩子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善于发挥自身优势,能够从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站起来,为将来升入小学后更快地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设计这节活动的初衷。有趣的故事、游戏与教育的结合,是这节活动的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观察、找寻事物进展的原因. 2.了解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能初步总结成功所需要的简单条件。 3.结合自身问题,尝试改正不足。 活动准备 1.熟悉《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结果产生的原因. 2.提前布置铺垫工作——设想《第二次龟兔赛跑》. 3.龟兔手偶,龟兔头饰,背景小舞台。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观看手偶表演《龟兔赛跑》。 (2)提问:这场竞赛谁赢了?谁输了?为什么? (3)引导幼儿思考,发现并说出兔子输了,是因为他依仗自身的优势太骄傲;乌龟赢了,是因为他面对自己的弱势不气馁,竞赛中全力以赴,仔细,坚持。 2 活动继续 (1)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演示《第二次龟兔赛跑》。请幼儿到背景舞台上演示自己设想的第二次龟兔赛跑,引导幼儿表演出兔子发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后赛跑的结果:兔子不再骄傲,努力奔跑,从山顶跑到山下的大树旁,终于战胜乌龟,取得胜利。乌龟祝贺他,也友好地拥抱他. (2)提问:这次竞赛谁赢了?为什么?乌龟虽然输了却没有垂头丧气,为什么?你们猜猜它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启发、引导幼儿发现,并能说出兔子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虚心地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最终取得了第二次竞赛的胜利.乌龟虽然输了,但它能勇敢地面对,并能真心地祝贺兔子,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结合自身,谈谈生活中的实例。 提问:咱们班的小朋友平常有没有碰到过竞赛或做事时成功或失败的事情?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发现失败和成功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要谦虚地面对成功,勇敢地面对失败;失败不可怕,怕的是在失败中跌倒就没有勇气站起来。 3。活动扩展 (1)现场共同编排、演示《第三次龟兔赛跑》.为幼儿提前规定出故事结果(乌龟和免子都赢了),在此前提下幼儿大胆创编故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要求故事进展合理,表述语言和演示动作丰富。 (2)提问:哪组小朋友能勇敢地到舞台前讲述续编的故事,并能大胆地表演出来?(鼓舞平日里胆量较小的幼儿表演,给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