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对应举例一、修辞类1。比方诗词中运用比方,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巧妙地以“沉舟”“病树”作比,将自己多年的遭遇寄寓其中.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比方的分类§明喻所谓明喻,即比方的事物(喻体)和被比方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方词,有的省略比方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九歌·国殇》) ——旌旗漫卷,遮蔽了太阳,敌军就像天上的乌云,人数众多;勇猛的战士呵,争先冲杀,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 按:把敌人比做天上的乌云,既写出敌人人数众多,又表明形势危险. §暗喻所谓暗喻,将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语气更肯定,感情更强烈。 ①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你应当做高山磐石,我应当做河边蒲苇。 按:刘兰芝把焦仲卿和自己分别比做厚重不易转移的磐石和坚韧的蒲苇,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②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我的心像一根磁石做的针,不指向南方永远也不肯罢休。 按:这两句抒情,以“磁针石”比方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 ③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白云飘浮如同你漫游的思绪,太阳缓缓而落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 按:这里的比方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诗人用飞飘无定的“浮云”喻游子之心,用缓缓西下、依依不舍的“落日”喻故人之情;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借喻所谓借喻,即诗中借喻体代指本体。 ①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从这里分别后,你将独自踏上万里征程。 按:[孤蓬]蓬草,又叫飞蓬,枯后断根,遇风飞旋.古诗多以之喻指孤身远行的旅人。 ② 愿闻锋镝铸,莫使栋梁摧。(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希望能销毁兵器,但切莫摧残栋梁之材。 按:[栋梁]房屋正中的大梁。比方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③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 ——一片清光满空,皎洁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