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2024《伤寒论》的学习体会_第1页
1/10
2024《伤寒论》的学习体会_第2页
2/10
2024《伤寒论》的学习体会_第3页
3/10
2024《伤寒论》的学习体会《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千百年来学医者必读张仲景《伤寒论》,缘由在于它是开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经典著作,虽系古代文献,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仲景之方,配伍精,药味少,疗效佳,内涵深远,思维多向,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石与核心。笔者认为,学习《伤寒论》不仅要背诵其重点条文,更重要的是要驾驭张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组方用药特点,包括思维方式、识证、遣方、用药各环节。下面谈几点本人学习体会。 1、深刻领悟六经辨证之精髓 《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专书,是中医临床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的源头。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在驾驭各经提纲辨证的基础上还要驾驭其变法,及其合病、并病,留意疾病的动态,注意整体联系有时还要学会逆向思维,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不明之处,应留意旁参诸家之说,如关于伤寒六经的病位之义,《柯氏伤寒论翼笺正六经正义》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石芾南《医源论张仲景伤寒论》对病位更有明确发挥,曰:“表里以六经分,明邪所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由传也。上下以三焦分,以有形之痰、食、水饮渣滓、瘀血,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也。” 关于疾病的传变,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曾总结《伤寒论》中涉及传经问题较明显的条文如下: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条);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250 条);③“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行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6 条);④“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 条);⑤“太阳病……如其不下者,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246条);⑥“……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99 条);⑦“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279 条) 本人体会,以上仲景所述伤寒之传与不传,主要与正气之强弱、病邪之重轻及是否药误有关。 2、要纵横比较,融会贯穿 (1)留意前后联系总结比较 如少阴三急下证与阳明病三急下证的比较;少阴病篇真武汤证与太阳病篇太阳变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前后比较;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与阳明病篇阳明津伤水热互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