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 阿斯匹林的合成实验原理M=138.12 M=102.09 M=180.15〔酸催化〕利用阿斯匹林的钠盐溶于水来别离少量不溶性聚合物ρ(乙酐)=1.0820实验试剂水杨酸 2.00g(0.015mol),乙酸酐 5mL(0.053mol)[问题:两反响物的比例为何如此悬殊],饱和 NaHCO3(aq)4mol/L 盐酸,浓流酸,冰块。实验仪器150mL 锥形瓶,5mL 吸量管〔枯燥,附洗耳球〕,100mL、250mL、500mL 烧杯各一只,加热器,橡胶塞,温度计,玻棒,布氏漏斗,外表皿,药匙, 50mL 量筒,烘箱。实验步骤实验本卷须知、实验改进一.乙酰水杨酸制备〔1〕称取水杨酸 1.98g 于锥形瓶〔150mL〕;在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 5mL,参加锥形瓶,滴入 5 滴浓流酸,摇动使固体全部溶解,盖上带玻璃管的胶塞,在事先预热的水浴中加热 5-10min水浴装置:500mL 烧杯中加 100mL 水、沸石,用温度计控制 85℃-90℃。〔2〕取出锥形瓶,将液体转移至 250mL 烧杯并冷却至室温〔可能会没有晶析出〕。参加 50mL 水,同时剧烈搅拌;冰水中冷却10min,晶体完全析出。〔3〕抽滤。冷水洗涤几次,尽量抽干,固体转移至外表皿,风干。〔1〕假设用 3mL 可减少副反响发生,易于晶体析出,提高产率。n(水杨酸) :n(乙酸酐)=1:2~3 较为适宜。浓硫酸作用在于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降低反响温度〔150℃-160℃〕到85℃~90℃发生,防止高温副反响发生,提高产品纯度、产率。浓硫酸用量要控制〔V<0.2mL〕。附乙酰水杨酸分解温度:126℃-135℃水杨酸与乙酐混合后没有及时加硫酸并加热,会发生较多副反响。〔2〕该步搅拌要剧烈,否那么会析出块状物体,影响后续实验。〔3〕准备枯燥、洁净的抽滤瓶,用母液洗烧杯二至三次,尽量将固体都转移至漏斗。二.乙酰水杨酸提纯〔1〕粗产品置于 100mL 烧杯中缓慢参加饱和〔1〕饱和 NaHCO3溶液溶解乙酰水杨酸,NaHCO3 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固体大局部溶解。共参加约 5mL 饱和 NaHCO3(aq)搅拌至无气体产生。〔2〕用洁净的抽滤瓶抽滤,用 5-10mL 水洗〔可先转移溶液,后洗〕。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并 转 移 至 100mL 烧 杯 中 , 缓 缓 参 加 15mL 4mol/L 的盐酸。边加边搅拌,有大量气泡产生。〔3〕用冰水冷却 10min 后抽滤,2-3mL 冷水洗涤几次,抽干。枯燥。称量。〔4〕取几粒结晶,加 5mL 水,滴加 1%FeCl3 溶液。检验纯度。不溶解水杨酸聚合物,以此提纯乙酰水杨酸。〔2〕参加盐酸要滴加,参加过快会导致析出过大的晶粒影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