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准时生产与零库存管理第一章、生产管理与运作管理的整合1 现代生产管理的含义是?2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顾客需?第二章准时生产制一、JIT(准时生产方式)的出发点与基本思想(一)JIT 的出发点★两种经营思想:1、成本主义:价格=成本+利润2、JIT 的思想:利润=价格-成本不断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是积极进取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的求生之路。这里所说的浪费,指凡是超过生产产品所绝对必要的最少量的设备、材料、零件和工作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是浪费;尽管是增加价值的活动,所用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费。)(二)JIT 的基本思想和核心1、基本思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需要的产品。JIT 认为:库存是恶魔,不仅造成浪费,还将许多管理不善的问题掩盖起来,使问题得不到与时解决,就像水掩盖了水中的石头一样。2、核心:追求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3、改进途径:降低库存---暴露问题---降低库存---暴露问题---二、JIT 的起源与进一步升华(一)从手工生产到大量生产1、手工生产方式19 世纪末,法国巴黎 Panhard-Levassor (P&L)机床公司开始制造汽车。特点:几乎没有两辆汽车是一样的;制作成本高,且易出故障;要求工人具有高超技术。2、大量生产方式1908 年,亨利·福特推出了他的 T 型车。① 大量生产的技术关键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的简单化。由于分工精细、操作简单,工人只需几分钟训练就能上装配线干活。② 实行大量生产的结果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08 年 514 分钟生产一辆车,到 1914 年实行流水生产后,只要1.19 分钟生产一辆车。随着产量的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1908 年每辆车售价$850,到1926 年每辆车售价$290。③ 大量生产方式的基本进展模式(二)从大量生产到精细生产1、大量生产方式的衰落福特的大量生产有一个根本缺陷,就是缺乏适应品种变化的能力,即缺乏柔性。为了使专用、高效、昂贵的机器的高固定成本分摊到尽可能多的产品上,生产线不能停工,这就需要各种缓冲:过量的库存,过多的供应厂家,过多的工人、过大的场地。2、精细生产方式的出现1950 年,丰田汽车公司丰田喜一郎到美国参观了福特汽车公司位于底特律的 Rouge 工厂,回日本后与生产管理专家大野耐一讨论得出结论:大量生产方式不适合日本原因是: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