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保荐代表人第五次培训纪要(10 月 14 日-10 月 15 日)记录可能不够完整,仅供参考,内部使用,不对外部领导开班致辞——主讲人:王林2024 年 1-9 月,IPO166 家,再融资 77 家,前 20 名券商包揽 75%项目;有77 家因业绩下滑撤回材料;保荐制度实施 7 年,对 20 多名保荐代表人进行了谈话。一、对 10 家保荐机构(共计 33 个项目)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1、缺少对银行、供应商、客户等第三方的访谈工作及记录,重要的关联方没有发现;2、缺少中介协调会中对重大问题的解决思路;3、缺少子公司财务资料;4、内控体系、内控部门监督核查记录不完善,内核缺乏一线核查;5、申请文件质量问题,如对国有股权转让、集体企业改制、高管人员变化、实际控制人的变化等主要问题回避;材料披露前后不一致;6、保荐代表人经验不足,表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的披露;7、重大诉讼隐瞒;8、对规则理解往往是从宽理解;9、持续尽职调查不够,辅导工作流于形式;10、行业排名依据缺乏权威性。二、其他问题1、对保荐的企业应深化分析,选拔优秀企业,不应仅仅符合最低指标,就推举上市,延长审核时间,浪费保荐及审核资源;2、在会时间长的企业,未能就最新情况及时报告披露;3、保荐代表人良莠不齐,同一保荐机构不同项目组材料制作水平不一;4、媒体、社会舆论对证券市场关注度很高,应加强重视和应对,而不应回避和漠不关怀。5、《保荐业务内控指引》即将出台;6、发审会上希望更多与保荐代表人沟通,期望发行人更多与投资者沟通。IPO 审核有关问题——主讲人:杨文辉一、申报及审核情况当前在审企业容量增大,平均需要三至六个月审核时间。对在审企业保荐工作基本要求:(一)重大变化及时报告审核时间长的企业,需及时跟踪披露材料;重大诉讼无论法院是否已判决,都需披露。(二)在审期间如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保荐人要对项目出核查意见,并重新征求发改委意见。在审期间先行投入的,可用于替换先期投入资金、披露投资进展情况;(三)股权变动问题1、审核过程中股权原则上不得发生变动;2、增资扩股需要延期审计;3、引进新股东(增资或老股东转让),需撤回申请文件,办理完工商登记手续和内部决策程序后重新申报。(四)利润分配问题1、在审期间向现有股东分配利润的,实施完毕后方可提交发审会审核;2、分配股票股利的,须追加利润分配实施完毕后的最近一期审计。(五)发审会后至发行核准期间,尽职调查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