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思想影响下艺术教育讨论 一、苏哥拉底的“助产术”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承认自己原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苏格拉底自比“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这些知识不是由他人灌输,而是人们原来就具有了,并已在心上各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而已。他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诘问式”的谈话中,有如下特点: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而是由对方回答中引导出其他问题的资料;以谦和的态度发问揭露对方的各种命题和矛盾,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反思当下的艺术教育,多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儿童灌输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理论,比如,比例、透视、构图、色彩原理等等,也有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竞赛,以临摹为手段的培训机构等,致使不少学习画画的儿童出现绘画中出现的迎合和模仿,面临失去审美个性、制造性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危险。更因为功利主义价值观仍不可避开地影响着成人,屈于经济和名利的压力,孩子便成了模糊的投资对象。借助“诘问式”的谈话人们才能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转变自己的思维,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才可能为孩子制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在自然中游戏和体验,启迪心智 卢梭认为,“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在大自然怀抱里尽情体验可以让儿童获得诗性的智慧和丰润的生命情感,内在的潜能激发巨大的生命力力,推动着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由地制造。记得有一次,我将线描课的地点安排在集美轮机学院的自然环境里,课前有个小男孩发现操场边的一棵大树上有白蚁,一边喊一边跑来向我报告:“老师,那边的大树都被白蚁的窝包围了,我们快去救它啊!”在我的带领和组织下,班里的小朋友都参加到“救树”的行动中。小朋友有的拿着笔盖小心翼翼的扣着树上的泥巴,有的小朋友拿着地上捡的小瓦片狠狠地搓掉一条条长长的泥巴窝,嘴里还不停地说:“看你往哪怕跑,我把你和你的窝砸的稀巴烂”,还有小朋友把水往白蚁爬的位置浇灌,嘴里不停模仿战斗机、炸弹、飞机、抢救车发出的声音,一场救树的“战争”轰轰烈烈地打响了。一会儿下来,打了胜战的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救助”主题的故事伴随着沙沙沙的作画声,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而真切的救助场景跃然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