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毛泽东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来认识此文的现实针对性及理论普遍性。进而明确本文围绕“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一核心论题,提出分析论点,通过人们认识的两个阶段及其关系来阐释人的正确思想的产生历程。感受文章的深刻思想及严谨逻辑。2.在理解了“人的正确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它与认识的两个阶段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清楚严谨得进行论证的思路及方法:设问提出论点,分层(认识两阶段)论证论点,提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阐释其巨大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能利用认识的两个阶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相关观点,解释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教学过程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1-6 分钟 明确本文的现实针对性 1.老师提供作者写作此文之前一段时间,中国发生的一些事件,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此文写作时的中国社会特点,从而了解本文内容的针对性。(1)1949——1956 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将建国以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便成了第一次认识飞跃的象征。(2)1956 年之后,在《决议》指导下,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强调通过高速度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提高生产力水平(3)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工业生产指标和建设规模降到确实可靠的水平上。(4)1963 年 5 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印发,毛泽东在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2.老师继续提供材料,并和学生一起来认识那段历史。(1)《决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进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重工业优先进展,钢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村展开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纷纷组建人民公社。1959 年始,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遇重大挫折。(3)国民经济态势明显好转,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纳入快速增长轨道。3.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这一时期,我国政策调整的过程就是一个正确的思想产生的过程。毛泽东从这些具体的事件中把这一过程加以提炼,写出此文,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