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管理论文 1.导语 中职院校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持续平稳进展,市场对各类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作为班主任,其既担负着管理班级、指导学生成长的作用,也肩负着开发和引导学生养成优秀职业习惯和职业情感的重任。德育工作一直以来就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中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质量已经成为了事关学生未来进展的重要内容。 2.当前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 2.1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思想更加多样 相对于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职院校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己时间,而随着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进展,学生猎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造成学生思想模式更加多样,这就为老师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固定式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跟上时代进展的脚步。 2.2就业市场的压力,使学生对未来更加迷茫 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足,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不高,而当前就业市场的压力十分巨大,虽然前期就业的难度相对不高,但在长远进展方面中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劣势,这就造成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进展产生不确定感,现实的获得与预期的目标有着巨大的差距。 2.3观念更新的加快,转变工作方式更加迫切 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际化沟通的深化,西方文化与多元的社会思潮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学生自身由于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十分剧烈,传统的说教的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式需要,改革工作模式的需求更加迫切。 3.当前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对德育工作理解有偏差,重视度不够 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对于德育工作的理解还有着不少偏差,影响了工作的质量。一是理解片面。德育工作相对于其他技能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一些班主任往往在工作中以管理代替教育,将德育工作片面的理解为安全工作、管理工作,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不多。二是方向不对。不少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够,不能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突出对学生职业观念、职业品质的培育,而是沿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的方式,职业教育的特点不突出。 3.2对新形势特点理解不深,针对性不强 德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