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理论 假如没有约束,系统的产出将是无限的。现实当中任何系统都不能无限地产出,所以,任何系统都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约束。而任何的企业和组织均可视为系统,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和组织的产出,必须尽可能打破各种约束。 任何系统都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构成,环环相扣,整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中最弱的一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将企业视为一条链条,其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链条的一环。假如企业想要达成预期的目标,必须从最弱的环节——瓶颈或约束的环节——大力改进,才可能得到显著的成效。换句话说,哪个环节约束着企业达成目标,就应该从克服这个约束环节来进行改革。 以色列物理学家 Eliyahu M. Goldratt 博士创立了一种基于“约束”的管理理论,命名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 TOC。1984 年,Goldratt 博士出版了第一本以小说体写成的TOC 专著《目标》,描述了一位厂长应用约束理论使工厂在短时间转亏为盈的故事。因为书中描述的问题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一时间,该书在全球畅销,销售 200 多万册,TOC 从此非常流行。 约束理论在美国企业界得到很多应用,在 20 世纪 90 年代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merican Product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APICS)非常关注TOC,称其为“约束管理(Constraint Management)”,并专门成立了约束管理讨论小组。该小组认为:TOC 是一套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的结合,他把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现存的或埋伏的制约因素称为“约束”,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使得企业的改进方向和改进策略明确化,从而达到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目的。 关于 TOC 的这组报道,已经准备了好长时间,但编者一直有所顾忌,因为想要以通俗生动的文字、在比较简短的篇幅中把 TOC 讲透,实在太难。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很多读者如经理人、企业家、管理理论讨论员,都需要了解 TOC,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推出这组报道。 场景闪回 市场低迷使得许多企业的业绩衰退,库存持续增加。某公司总经理为此忧心忡忡,不知从何下手才好。于是召集各部门主管开会讨论,想听听各部门有何对策。 市场是公司对外的窗口,首先由市场经理发言。他认为最近订单减少,主要因为产品的报价过高,客户要求杀价,因此应该降价一成以上,才有竞争力。另外,有些客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些抱怨,部分售出产品被客户退回,因此应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