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育人特点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实现 摘要:“音乐育人”观点的提出,让教育工作者站在了更高的层次上讨论和探究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育人的意义非常突出。实际上音乐教育具有几种作用:激发潜能、改善性格以及整合人格。而在所有音乐类别中,由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实行本民族固有形式制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育人”功能上格外突出。传统音乐的影响形式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大学生音乐育人的教育工作中,中国传统音乐相较之下更高效、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们。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育人;高校素养教育;德育功能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形式,也是高雅的艺术行为。能够给人一种美的力量,是人类精神的财宝和文明的标志。音乐的类型多样,人们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感触也呈现出不同感知。优美的音乐能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让人感受到正能量地传递。在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中,资源分布不均、课程被其他专业课替代、授课结构单一等问题依旧很普遍。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养教育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其内在的“育人”功能也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化而逐渐的突显出价值。针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思想道德的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校音乐素养教育“德育”功能进行讨论,结合教学实践,论证大学生德育的渗透。文笔稚嫩,见解肤浅,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一、绪论 (一)讨论背景 国家音乐艺术教育的水平是这个国家人文进展水平的主要代表之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也逐渐地增大了需求与高度。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些年被逐渐重视起来,在一些古老传统的音乐文化被重新讲解重新诠释的时候,中华民族整体的音乐素养,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也随之被重视起来。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制造美。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媒介,可以在培育大学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时使中国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讨论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国乐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融入音乐情感体验之中,让大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一些正确的音乐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进步。雷华在《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