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学校《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典型案例——“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育模式一、实施背景通过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探究出了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与育人途径,总结出了育人经验,为进一步培育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依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长期困扰中职学校进展的难题也是如何培育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此,我们先后组织了 10 名老师,通过对 4 个水利施工企业,5 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11 所兄弟院校进行了调研和考察。结果表明,与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有很多,主要有: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材料员、实验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测量员、CAD 制图员以与各工种操作人员等。而企业一致认为“测量员”这个岗位是本专业中最重要的目标岗位,它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工作,把人才培育目标定位于测量员是比较恰当的。那么,如何培育测量员呢? 答案只能到企业中去寻找。二、主要目标1、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完成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方案和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2、修订和完善了技能训练实施计划,使专业课实践容达到了 50%以上。3、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育模式的学生由 2024 级的32 人增至 2024 级的 78 人,学生顶岗实习率达到了 98.7%,顶岗实习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有 95%的学生获得测量放线工职业书。4、与 31 家企业签订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合作协议。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培育模式进行,即: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教学容与施工过程相结合、校实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打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学习的有用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了学生扎实的操作基本功。6、在技能训练中,根据“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在学生中营造了“学技能,用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7、在实训实习中,根据“贴近岗位”的原则进行,即:校教学实训→校专业仿真实训→工学结合实习→岗位强化训练→顶岗实习,使同学们通过认识未来的岗位,更加明确学习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岗位所需的各种素养和能力。三、工作过程1、创立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为了探究适合于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成了以专业科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并与华西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