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的几点思考:匡志良摘要: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进展。铁路物流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其运输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改变和完善既有的仓储、配送体系运作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根据铁路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系统的讨论背景和意义对铁路物流企业的进展进行了展望,分析设计铁路物流企业在物流仓储与物流配送方面的现行的业务流程,对铁路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功能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的进一步进展方向。 1.绪论1.1 论文背景与选题意义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在物流过程中,多数企业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送货,并常常出现断货、对客户的响应不与时等问题。从而造成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进展。铁路物流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对整个物流市场份额的划分和运输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铁路物流运输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运输市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小批量、个性化、快速方便的运输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小件快运、门到门运输方式具有巨大的进展潜力,同时运输组织模式也多样化,联合运输、多式运输将成为物流组织的主要形式。因此,只有改变和完善既有的仓储、配送体系运作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仓储与配送管理系统建设是节约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物流是工商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其中物流信息要素在挖掘物流领域利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许多国外现代物流中心都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商品信息的标准化操作,建立有关 ID 代码、条形码或磁性标签等的参数体系,实现了对于商品配送的自动化控制,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网络化能够使物流中心通过电子订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与供应商或制造商与下游顾客之间保持实时联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物流中心服务的灵活性。总之,仓储与配送管理系统作为有效地保证商品流通而建立的物流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