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案例制度分析论文 摘要:英国的股票交易历史悠久,同时英国一直奉行对经济实行不干涉主义为主的策略。在股票交易的监控也实行自律模式为主。其关于内幕交易的法规及法律活动有其特色,在对美国的证券监管制度的分析日益多见时,对其作些分析有益于思考。 关键词:英国证券股票内幕交易案例调查 引言 股票因股份公司及股份制度的诞生而产生,而股票的交易随股票的产生渐次形成。“股票的出现,促使股票交易所产生。早在1611 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买卖海外贸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雏形。1773 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以后演变为伦敦证券交易所。”[1](P.7)英国作为股票交易行为创始国之一,在股票交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经济政策以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为根基来构建,故而显得相当保守。政府对经济实行不干涉主义,在股票交易方面也如出一辙。所以尽管“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1](P.478);尽管“伦敦证券交易所曾为当时英国经济的兴旺立下汗马功劳”[1](P.478);当保守的思维模式与时代碾进的车轮不能共步以驱时,竞争力的渐失乃至成为相对后进的市场就存在某种必定。改革就必定成为觉醒者们的确定之策。“伦敦证券交易所于 1986 年 10 月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使英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巩固了其在国际证券市场中的地位。”[1](P.478) 背着历史重负的行路者与肩无所载的奔者是存在不同的前进方式。肩无所载因其无所负,故能轻快快步,但却会担负较大风险。肩有所负虽步履难快,但却较为坚实。英国人的保守与妥协是其特质,加之其历史的背负,故其对内幕交易的调控没有美国人走的远。但正因为此,与中国其沉重的历史背负相对应,分析一下英国人的模式,也许对如何调控、法律规范中国的证券市场,尤其内幕交易有所裨益。 案件述析 由于英国是判例法传统国家,故而其制定法在被法官适用时,法官有相当的裁量权。而且法律、法规在英国真正地起到效力是在于被能够形成判例的判决、裁决引用之后。为此,有必要对案例先进行分析。 《英国公司法经典案例》一书有多篇案例,其中有一篇就是与内幕交易有关的案例:关于依据公司证券 1985 法案(内幕交易)的询问(ReanInquiryundertheCompanySecurities(InsiderDealing)Act1985)[2](P.298)。案例所述:财经记者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中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