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纶老师医案痹证案高某 男 61 岁 已退休 2024 年 1 月 23 日来诊 右侧膝关节侧痛苦 1 年余,跛行,难以站起。曾被诊断为退行性关节炎。口中和,近两天鼻塞流涕,有口疮,大便可。面红,舌有裂纹,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弦。既往有高血压病多年,服西药不规则,有饮酒嗜好。辨证论治:无热而关节痛,为表阴证;患者病程长,又见口中和,为里阴证;辨证为少阴太阴合病,治疗上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麻黄 10g 桂枝 10g 知母 10g 苍术 15g 茯苓 12g 防风己各 10g 炙甘草 6g 川附子 10g 大枣 4 枚 艽 10g 仙灵脾 10g +大功劳叶 12g 生 12g 七剂问:六经辨证为少阴痹证,为何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答:经方辨证的步骤是先辨八纲以定六经,再辨方证。辨方证一来要读仲景书,二来靠老师传授,三来是临床中摸索,逐渐积累经验。所以说,辨六经较易而辨具体的方证较难。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都是少阴太阴合病,但具体方证不同,这就要看各人的经验 与辨方证的功夫了。问:-诊时患者痛苦较严重,为何不加止痛药?答:中药中没有所谓的止痛药,都是依据整体的状态而调整。死执所谓的止痛药而不整体调理,是起不到止痛效果的。问:像元胡丶乳香不是止痛药吗?答:是通过活血祛瘀而起作用,有瘀血证才用。如胡老对于痛苦偏于-侧的用活血药。像这例假如用药后症状不缓解,可适当加活血药。问:仙灵脾在此是什么作用,是补肾吗?答:太阴药,也就是增强附子的温阳强壮作用以祛邪。2024 年 2 月 6 日二诊 汗出后鼻塞流涕止,右膝关节痛减,口干,大便可,苔白脉细弦 问:二诊见口干,是否合并阳明证?答:不是阳明病。这是汗出而津液更伤了,呈外邪饮,津不上承之证,应从太阴论诒。(按:从 三诊可看出,去掉麻黄发汗药,增加附子用量,口干反而减轻了。)老师:六经辨证属少阴太阴合病,汗出表邪减而津亏,应去麻黄,治疗上改为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桂枝 10g 苍术 15g 炙甘草 6g 川附子 12g 大枣 4 枚 生 12g 白芍 10g 茯苓 12g 防风己各 10g艽 10g 仙灵脾 12g 七剂2024 年 3 月 13 日三诊鼻不塞,流涕止,右膝关节痛己基本消逝,由坐位站起己不困难,行走利索了,现遗右足跟痛苦,口不干了,口疮消逝,大便可,苔白,脉细弦 方证同上,仍予上方,增川附子为 15g 七剂继进问:一诊用药己取效,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是否应效不更方,仍用原方?答:一诊后汗出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