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1页
1/7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2页
2/7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3页
3/7
电冰箱设计方案电冰箱方案图设计一台直冷式 BCD-195 中温型电冰箱。1.电冰箱的总体布置箱体设计要求与形式.电冰箱各面的绝热层厚度(mm)冰箱箱体尺寸见下表。箱体尺寸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 545mm*545mm*l332mm(宽*深*高)。绝热层用聚氨酯发泡,箱体结构图如下图所示。箱体结构图2.电冰箱热负荷计算2.1 冷冻室热负荷 QF(1)箱体的漏热量 Q1冷冻室箱体各表面的传热量Q1=4.296+5.98+3.275+2.98+4.218=21.379W(2)门封漏热量 Q2Q2=0.0406·L·(to-ti)=0.0406×2(545+356) ×10-3[32-(18)]=3.66W(3)除露管漏热量 Q3Q3=(LD/1.79)×0.2294×(tD-0.84to-0.16tF)×Pr={[2(545+356)+545] ×10-3/1.79}×0.2294×(120-0.84×32-0.16×(-18)) ×35%=10.1W冷冻室总热负荷 QF=Q1+Q2+Q3=21.379+3.66+10.1=35.14W2.2 冷藏室热负荷 QR(1)箱体的漏热量 Q1冷藏室箱体各表面的传热量Q1=-1.94+10.07+6.219+3.89+3.05=21.289W(2)门封漏热量 Q2Q2=0.0406·L·(to-ti)制冷系统额定工况=0.0406×2(865+545) ×10-3(32-5)=3.1W冷藏室总热负荷 QR=Q1+Q2=21.289+3.1=24.389W电冰箱总热负荷为 Q=1.2(QF+QR)=1.2(35.14+24.389)=71.43W(考虑一定的热负荷余量,乘以一个放大系数 1.2。)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也分冷冻室和冷藏室进行。3.1 冷冻室冷冻室绝热层厚度最薄处在顶面,按式(1)计算,计算时取箱外空气对箱体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 a0 为 11.63W/(m2K),传热系数 K 值为 0.376W/(m2K),环境温度 to 为 32℃,箱空气温度 ti 为-18℃,则外表面温为:tW  tKao(to  ti )  32 0.376 11.63(32  (18))  30.38 ℃在环境温度 32℃,相对湿度 75%下查空气的 h-d 图,其露点温度为 28.2℃,由此可见冷冻室绝热层厚度最薄处的顶表面温度大于露点温度,故不会凝露。3.2 冷藏室冷藏室两侧面和底面的绝热层厚度最薄,因此只要对它们进行露点校核即可。计算时取传热系数 K 为 0.43Lw/(m2K),环境温度 to 为 32℃,箱空气温度 ti 为 5℃,其余参数与冷冻室校核计算一样,则外表面温度为:tW  tKao(to  ti )  32 0.431 11.63(32  5)  31 ℃可见,冷藏室两侧和底部同样不会凝露。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本题所设计的冰箱采纳上述绝热层厚度在外表面不会出现凝露现象。4.制冷系统热力计算确定制冷系统的额定工况。tk=54.4℃ t0=-23.3℃ th=32(80) ℃ tg=1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