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企业信贷服务建议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实现了长足的进展。据统计,2024 年到 2024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39 亿元增长到 7600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15%,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速。与此同时,由于融资渠道不畅,束缚了文化产业的进展步伐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核心渠道来源,在推动文化产业进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银行信贷与文化产业进展之间的关系及其运作机理进行分析。 1 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进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逐步放开,一大批的文化企业逐渐成长起来,银行信贷为文化企业进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 2024 年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进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国内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一是通过银行与政府合作,打通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通道。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积极实行包括融资扶持、设立文化产业进展资金等在内的各种措施扶持文化产业进展。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凭借政府平台引入政策支持,进行宏观布局,携手搭建各类文化企业融资服务网络。2024 年,中国银行与文化部签署的《支持文化产业进展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实行“文化部组织推举、中国银行独立审贷”的合作方式,中行已为多个文化部推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项目涉及文化园区、工艺品制造、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2024 年 9 月,国家开发银行与上海市签订了《推动上海市文化产业进展合作备忘录》,将在 5 年内为上海市文化产业的进展提供 300 亿元融资规模。2024 年 10 月,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中国银行湖北分行与湖北省文改办签署协议,为湖北文化企业提供220 亿元的授信额度。银行业通过与各级政府的合作,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贷款融资,还结合各地文化产业进展实际,尝试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走出去”和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等更高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探究银行支持文化产业进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二是初步尝试创新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方式。针对一些文化企业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只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的实际,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如北京银行从 2024 年以来,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中小型企业,推出了“创意贷”文化创意升级系列产品,积极研发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