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银行内外和谐进展讨论论文 摘要:我国银行业总体上是和谐的,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生态、大中小银行机构现状、各地区银行进展、城乡银行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银行;金融生态;和谐进展 银行是社会的细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处于特别地位。一个进展和谐的银行业,不仅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进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构建和谐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当前银行业进展中存在的诸多不平衡问题。经过 20 年的改革进展,总体走向越来越好,中国银行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随着银行业纵深改革进展,出现了新的不和谐因素。 1 我国银行业存在不和谐的因素 (1)我国金融生态问题不容乐观。当前困扰我国金融生态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诸如企业违约率高、金融胜诉案件执行难、对金融活动非法干预、金融权利滥用、不良资产高、金融市场不正当竞争等。这些问题除了经济管理体制的因素外,市场进展不充分、不协调以及运行规则滞后也是重要原因。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 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 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 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力的约占 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 20%。此外,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以及未能实行高标准会计准则等因素都交叉存在。 (2)机构进展不平衡,大银行改革进展相对较快,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进展相对滞后。由于大银行在金融经济当中的特别地位,国家将改革的重点实际主要放在大银行的改革上,先后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加上自己的努力,使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而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改革进展相对滞后。对大银行的历史包袱,中央政府实行了综合措施进行划界,先后两次对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理,而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依靠自身消化,部分由地方政府协助处置,由于各地对处置中小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应实行的措施各异,至今相当一部分机构的包袱并没有得到化解。对大银行,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动用外汇储备,以及财政注资等方式增加资本金,使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高。工、中、建、交四家股改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超过了 10%,而中小银行的资本金主要依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