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探究论文 一、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一)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进展的需要 中国的金融改革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经济的高速进展,一定需要非常强大的、完善的金融系统来支撑。从整体上看,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以中介贷款融资为主市场,证券融资为辅的格局,银行体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同时,资本市场过小与银行过多的融资负担又使得金融体系整体进展水平落后,效率低下。因此,中国目前的这种融资体制不利于长远的金融稳定,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使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互动进展,才能使金融系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能力。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进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迅速进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为资本市场的进展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而资本市场的激励作用又促进了金融中介机构的日益完善。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快证券公司、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进展,坚持进展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类金融中介的改革,调整进展战略,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逐步从综合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二)中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考验 银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服务特性更多地是体现在其中间业务领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银行主要是依靠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各银行来自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都很小。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之比从 1930 年代至今经历了高——低——高的轮回,这与美国混业——分业——混业的历程有很大关系。美国商业银行 1934 年的非利息收入与总收入之比为24.57%,198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最低点,在 1981 年仅为 7.09%:1990 年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步增加,特别是 1999 年以后,占比上升到 40%以上,2024 年的占比为 43%。其中,在 2024 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 20%,并且有下降趋势,大量的是其它非利息收入。其它非利息收入较多,与美国金融市场发达从而商业银行投资工具多、以及混业经营有很大关系。 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代理等收入;另外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