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滑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摘要:在道路工程项目施工时,若遇道路跨越深沟宽谷,可采纳高墩桥梁方案进行有效解决。采纳此种方案,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线路的通畅性,同时也能够节约大量成本支出。从现阶段我国进展情况,滑模施工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在桥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滑模;施工工艺;质量控 1 准备工作 (1)模板刚度设计。对于模板而言,其必须具备一定刚度,从而有效对抗施工所产生的荷载。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变形作用,并使其在可控范围。假如严格根据简支板来对模板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最大允许挠度要在支点间距的千分之一。通常能够直接作用在模板上的荷载(这里所指为水平荷载),其主要来源于新浇筑混凝土结构。若以垂直方向来看,结构中的侧压力的分布比较类似梯形(见图 1、图 2)。根据工程需要,结合实践经验,对模板高度、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及千斤顶数量进行准确计算,从而满足施工需要。(2)滑模平面布置图(见图 3)。 2 施工阶段 2.1 施工流程 具体流程:放样→入模→灌注砼→模板滑升→测量→墩颈施工→滑模拆除。 2.2 技术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翻模工艺相比较,模体材料使用量比较少,同时滑模使用图 3 滑模平面布置图优势也较立模施工更具优势。不仅体现在材料使用量少上,且无需起吊设备,不必在施工过程中搭建脚手架,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安全施工,减少不良隐患。滑模施工实际上属于软脱模,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质量比较容易控制,且能够及时对其进行科学调整。即便存在一定的施工缺陷,也可及时被发现,并及时对其进行对应处理。此外,滑膜工序具有连续性,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施工优势。利用滑升模板,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由于其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施工方法常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适用范围主要包括:①若混凝土结构为非变截面,则必须保证其高度的准确性;②截面形式可为矩形,同时也可为圆形或椭圆形;③保证结构物四边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使其具有较大的滑升空间。 2.3 主要工艺参数 ① 滑升速度:严格根据循环作业时间,对混凝土凝聚时间进行明确,同时结合施工进度的整体需要,对滑升速度进行明确。无除特别工程项目,速度控制在每小时 0.15~0.3m 即可,且每天将滑升高度法律规范在 3~5m;②千斤顶:对于千斤顶而言,其每次提升高度应控制在 3~4cm 左右,而其提升时间的间隔至少在 1h 左右,并根据混凝土结构凝聚时间进行进一步明确,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