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老师学科背景强、教学普适性差、网络教学资源缺乏、受众面不广泛、专业课拓展不够,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优化方案,建立了以老师先期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协同讨论反馈一体的翻转课堂模式,并结合我校安全工程本科课程进行了深化探讨,对其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学;课程优化 一、安全学科背景 安全科学是讨论生产生活中事故和危险的一门学科,由于其社会关注度高,国家正逐步加大对安全学科进展的扶持力度,以满足各行业尤其是新行业对安全管理、救援、决策等人才领域的需求。安全工程涵盖领域极广,具有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及行业贯穿范围大的特点[1]。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国于 2024 年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成为首批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因而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安全专业人才质量。由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于 1998 年才开始首届本科招生,本科教学基础较为薄弱,但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进展,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已形成具有安全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及安全监察与管理三个本科方向的教学体系,为我国矿山、消防、建筑、石化等行业领域输出了大量从事安全管理评价的专门人才。 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老师学科背景强,教学普适性差。高校老师门槛逐渐提高,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2024 年新入职专任老师中“985”院校博士毕业生占 71.4%,海外学位 7.1%,老师对从事的科研领域都有极深的学术造诣,学科背景很强,而本科教学的对象不再是某一小领域(点),而是整个大学科范围(面),这点在安全工程这一交叉学科体现的更为明显,造成了老师在进行安全工程本科教学过程中所学(点)与所授(面)间的矛盾,使得教学受众面普适性差,学生受课效果不理想,常常出现老师讲解自己领域时口若悬河,而涉及其他安全领域时显得捉襟见肘的尴尬,教与学没有形成强烈共鸣。2.网络教学资源缺乏,受众面不广泛。互联网技术广泛用于高等教育行业,安全工程专业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对安全教育宣传、重大事故案例、高新科技装备等教学素材归类猎取,通过遴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典型素材把握安全学科进展前沿动态,培育浓厚的兴趣和对未知领域求知欲,众多实践已印证了该教学方式的高效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