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管理与经营管理并举,提升中国高校管理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径选择1武汉科技大学 顾杰 陈涛 王婧摘 要 完成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主导的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进展阶段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质量提高和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均衡式进展阶段。以此为契机,提高高等院校的经营管理意识和水平,加强高等院校的战略规划、质量管理及风险管理等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关键词 质量与结构 高等教育管理 战略规划 质量管理 经营管理一、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契机——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向质量与结构调整过渡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进展正处于重大的变化之际,即从外延的粗放式经营向内涵的集约式经营转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周济同志在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特征时说:“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从总体来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已成为今后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进展重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进展的中心任务。”这些变化说明,我国教育改革和进展已经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蔡克勇,2024] 因此,可以认为,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质量和结构的矛盾,但实质上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环境也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变化。伴随着中国参加高考人数峰值的到来,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一个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数量逐步下降的现实,外延扩张式的高校大扩招的环境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将是高等教育向内涵集约式进展的新时代。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是非平民化教育,自 2000 左右以来,她经历并将面对两次深刻的变化:一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二是从供给不足到供求平衡以致需求水平下滑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产生本质上的飞跃,而且将对中国高校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西方众多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日益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美欧等传统高等教育强国,目前及今后都将面临高等教育规模逐渐萎缩的现实,而中国市场相对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将成为他们众矢之的。除了1 本讨论系湖北省教育厅教学讨论项目(编号:20240216)和武汉科技大学教学讨论重点项目(编号:2024020)的讨论内容2 顾杰,女,1955~,湖北仙桃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