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习途径分析 一、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 学习活动和讨论美术教学有利于培育和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学习,特别是操作训练,是手、眼、脑密切配合的智力活动。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做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动。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1.围绕主题的学习方法。老师通过分析教材的课题要求、目的,欣赏范画内容,使学生感知其中的意图,领悟重点。如《“蘑菇”家园》(浙美版教材第 2 册第 7 课)一课,蘑菇形如一把伞,以朴实的外观激起了艺术家奇特的想象,作家制造了一个个关于蘑菇的故事,建筑师设计了一座座形如蘑菇的房子,而画家又构思出千奇百怪的蘑菇作品。在这些艺术作品的感染下,学生充满了对蘑菇的喜爱、对家园的热爱,一切奇思妙想都使他们充满了创作的欲望。这一课要求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和操作能力。2.发掘材料,从鉴赏美的角度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描绘方法上具有各自独特的方式,如笔法、肌理等。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先指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再根据其特点读画、讲画,挖掘材料中美的魅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制造美的纹理》(浙美版教材第 9 册第 12 课)一课需要学生发现身边各种各样纹理漂亮的材料,在课前准备好能够制造出纹理的材料。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以人工方法制造、表现不同的纹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了解、掌握绘画形式的多样性。3.开发制造性想象力的学习方法。有些美术作品,特别是同龄人的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作品的内容、意义掌握作品创作的内在因素。《自己做帽子》(浙美版教材第 3 册第 18 课)一课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造型是难点,老师不必规定让学生用什么材料做或大致要做成什么形状,只要确定所做的帽子是有用型的,可以戴在小朋友的头上;在形状上也不用作太多要求,只需要讲解做帽子的几种基本手法,如捏、拉、扎、剪、折、画、贴等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制造力,做出各种各样的帽子。4.利用悬念的学习方法。利用悬念的学习方法,就是先给学生提供某些前提(如准备某些材料),但不让学生知道这次作业的做法,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神奇感,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