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相关内容对比、学习和理解,从多个方面谈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和意义。 2024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文简称“新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 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同时要求 2024 年 1 月1 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舞执行。在这之前,1992 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方面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 13 个行业会计制度。论文百事通从 1997 年开始到2001 年,财政部又陆续制定并发布实施了 16 项具体准则。因此本文把 2001 年之前的会计准则体系称为“旧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趋同,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 根据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的说法,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和旧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具体准则,都作了非常大的改动和修订。 (一)新旧基本准则主要差异的比较 在新基本准则中,首先对适应范围进行了修改;其次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使其语言表述更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再次是引入了多样化的计量属性,这是最引人注目的变化相对于旧的基本准则中“只允许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新的基本原则列出了五种可以使用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引入更是备受关注。同时,为了防范公允价值被滥用,新准则中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当然,在这次新准则中还有一项最重要最核心的修订,就是对会计要素定义的修订,纠正了旧的准则中关于相关内容的循环定义、模糊等问题。 (二)新旧会计具体准则主要差异的比较 在具体准则方面,本次发布的 38 项准则,除了对原有 16 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外,其余 22 项均为新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