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除尘管理论文 摘要针对通风除尘系统稳定连续建立的计算微细颗料物上升高度模型中,采纳气流射流理论计算除尘系统排气进入大气的流场分布,再计算微细粒物在该流场中运动上升状况,对等温差和不等温差进行了模拟计算。 关键词微细颗粒物扩散模型上升高度除尘系统排放源 1 前言 作 为 改 善 建 筑 环 境 的 重 要 因 素 -- 建 筑 环 境 空 气 品 质(BuildingEnvironmentAirQuality)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干净空气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工业炉窑、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气体(烟气)排放物的污染、交通工具排放物及对道路扬尘作用的污染、建筑施工环境污染、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对自然环境污染等,都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供给空气质量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微细颗料物 PM(ParticleMatter)污染是空气质量控制技术讨论的首要问题。 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居住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卫生标准(GB11667)、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标准(BG9663~9673)、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17095)都明确提出了 PM10(能穿过咽喉进入胸部呼吸道的可吸入颗粒物,上限粒径 30μm , 质 量 中 位 径 D50 为 10±1μm , 几 何 标 准 偏 差σ=1.5±0.1 的颗粒物)的控制指标(范围 0.15~0.25mg/m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法律规范(GBJ19)修订也将提出要求室内 PM10 的允许浓度≤0.15mg/m3。近年来国外加大了对呼吸性颗粒物 RP(RespireParticles)微粒 PM2.5(上限粒径 7μm,D50 为2.5μm 的颗粒物)的讨论力度,反映出微粒或尤其是 PM2.5 为代表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最大[1]。 工业通风除尘是工厂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采纳以颗粒物排放总量制定的排放标准评价尘源控制水平。尽管工业通风除尘系统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但是排放的颗粒物几乎都是微细颗粒,它们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尤其是在静风条件下产生浓度积聚导致区域环境浓度超标。因此讨论工业通风除尘系统排放源扩散规律,对建筑规划、建筑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十分重要。 由于颗粒物与有害气体污染介质不同,从排气立筒中排放出来在大气中扩散规律具有特别性,本文重点讨论稳定连续排源颗粒物上升高度的计算。 2 排气抬升高度计算的简要回顾 工业污染源排放立管气体抬升高度 H 与排气立管的几何高度HS 之和即为污染源的有效源高 Hy,即 Hy=HS+H。气体抬升高度 H是计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