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工匠精神”讨论 一、“工匠精神”是中职学生德育课必修的核心内容 德育课教育是培育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生的最重要的职业价值观就是对职业的仔细负责、兢兢业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中职生德育课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内容,能更好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规范,从而具有匠人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正是培育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终极目标。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求。 二、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社会进展的需要。近几年,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等的行为,提示我们要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要求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提升与创新。于是,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品质。而把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中国制造中,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的支撑。所以培育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职学生十分必要。2.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需要。中职学校在对中职生进行理论教育、专业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让每一位中职学生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品质。以良好的职业素养投入到将来的职业岗位,就能制造出优良的“匠人产品”。3.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其将来从业的需要。在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过程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中职学生只有具有了爱岗敬业、仔细负责、专业专注、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就能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从事将来的工作,满足工作中对工匠精神的需要。 三、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 1.把《工匠精神读本》的学习纳入到德育课中。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培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略精神培育,造成职业素养的缺失。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把对《工匠精神读本》的学习纳入到德育课中,让“工匠精神”成为中职学生的自觉意识,让“学习工匠精神争做工匠能手”成为一种自觉性的教育活动。2.德育课多采纳贴近专业、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教育,要立足中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