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特性分析 一、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道德伦理观念 得益于莎士比亚出色的艺术才华,其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较为前卫的道德伦理观念,为后人讨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总是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尽管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社会进展条件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但是其追求真善美的艺术行为仍然为后来主流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所构建的道德伦理体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之上,出于对人性善恶的辩证观察,对正义和邪恶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而这也在戏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很多人物角色都具有叛逆的性格,他们为了抵抗压抑人性的封建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物身上寄予了莎士比亚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期望着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新型社会制度的出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不朽的名作,这是一曲赞颂美好爱情的颂歌,通过开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的长期纠葛和两家子女之间传奇性的爱情为剧情基础,最终演变成为一部为爱情牺牲的悲剧。在文艺复兴早期,封建道德伦理观念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受到不合理的规定和约束,严重压抑着人性,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恋爱和婚姻是不存在的,广阔青年男女只能在父辈的安排下度过自己的一生。在封建道德伦理观念中,子女没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一切均应当服从长辈的安排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显然,莎士比亚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极为不满,试图通过文艺创作的形式启蒙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封建观念,大胆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爱充满了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这种恋爱与当时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它甚至触动了长久以来的封建礼法制度。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为追求理想中的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仍然无法撼动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统治性地位,并逐渐演变成一场爱情悲剧。莎士比亚意识到新道德伦理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广阔社会成员自由民主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推翻封建道德伦理观念的力量,才能产生推动社会向前进展的动力,才能真正将美好的理想愿望转化为现实。 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悲剧色彩 莎士比亚的悲剧戏剧作品可以代表近代欧洲悲剧文学创作的最高艺术成就,不论从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剧情的进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