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讨论 第一章历史的回溯 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思潮,女性主义的产生是和历史上女性争取选举权、平等受教育权、同工同酬等权利的社会运动紧密相连的,这些运动成为女性主义思潮的历史基础和理论背景,但是由于特别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和进展的历程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内涵与意旨也不尽相同。本章主要追溯中国女性主义思潮流变的历史背景及其与本土的新闻传播学讨论相结合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放逐边缘外的真实存在 ——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脉络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候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被提出来呢? ——丁玲《“三八节”有感》 女性主义思想的历史可以一直溯源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希腊(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女诗人萨福,就曾在爱琴海中一个名叫 Lesbian 的小岛上开办女子学校、创作具有女同性恋色彩的诗歌),但直至 18 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才开始在欧洲兴起。而女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则是 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事了。 一、女性主义的主要进展历程 1.18 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主要经历的两次浪潮 第一次始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女性开始走出家庭,直接参加到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之中。1792 年,英国记者和翻译家玛丽·沃尔夫斯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女权辩护》。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性主义思想很快就传遍了西方世界。1848 年 7 月 19 日,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在纽约州塞尼卡·福尔斯村的一个教堂中进行,会上通过了《观点宣言》,呼吁“自然法则”,极力主张维护推翻(男权)专制的权利。这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一直持续到 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统称为传统的女性主义,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进展变化,特别是受到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之后,20世纪中期,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又掀起高潮。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源于美国,并很快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它秉承了女性主义运动一贯的思想,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卑视和性别压迫;但是与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不同的是,女性主义者不再把批判的矛头单纯地指向男性,而是开始反思与自我批判。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这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