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定制版合同违约诉讼指南本合同目录一览1.概述1.1合同违约诉讼指南的目的1.2适用范围1.3法律依据2.定义与术语解释2.1合同2.2违约2.3诉讼2.4法院3.违约责任3.1违约行为的认定3.2违约责任的形式3.3违约金的计算3.4违约与侵权的选择4.诉讼程序4.1诉讼提起的条件4.2诉讼文件的提交4.3举证责任4.4庭审程序5.证据规则5.1证据的种类5.2证据的收集与提交5.3证据的审核与认定6.调解与和解6.1调解的原则6.2和解的方式6.3调解书与和解协议的效力7.判决与执行7.1判决的种类7.2判决的效力7.3执行程序7.4执行措施8.涉外合同违约诉讼8.1适用法律8.2诉讼管辖8.3涉外证据的提交与审核8.4涉外判决的承认与执行9.特殊类型合同的违约诉讼9.1买卖合同9.2租赁合同9.3服务合同9.4知识产权合同10.违约诉讼的风险防范10.1合同条款的审查10.2风险提示与告知10.3合同的履行与管理10.4法律咨询与培训11.违约诉讼的律师代理11.1律师的选择与委托11.2律师代理的范围与权限11.3律师代理的费用11.4律师代理的效果评估12.违约诉讼的时效12.1诉讼时效的计算12.2诉讼时效的中断与延长12.3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13.违约诉讼的文书样式13.3证据清单的编制13.4法律文书的送达14.违约诉讼的常识解答14.1诉讼费用的问题14.2诉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4.3胜诉后的权益保护14.4败诉后的救济途径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概述1.1合同违约诉讼指南的目的本指南旨在为当事人提供关于合同违约诉讼的全面指导,帮助其了解合同违约诉讼的基本程序、法律规定、证据规则以及如何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合同违约诉讼,包括涉外合同违约诉讼。1.3法律依据本指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第二条定义与术语解释2.1合同本指南所称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2违约违约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2.3诉讼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2.4法院法院是指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包括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第三条违约责任3.1违约行为的认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3.2违约责任的形式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3.3违约金的计算违约金应当根据违约程度、违约损失的大小、当事人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3.4违约与侵权的选择当事人可以选择要求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但不得同时要求两种责任。第四条诉讼程序4.1诉讼提起的条件诉讼提起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2)原告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3)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范围和管辖权。4.2诉讼文件的提交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证据以及其他相关文件。4.3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对方当事人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有权进行质证。4.4庭审程序庭审程序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等环节。第五条证据规则5.1证据的种类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5.2证据的收集与提交当事人应当依法收集、提交证据。证据应当真实、合法、与案件有直接关联。5.3证据的审核与认定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核,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并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5.4证据的质证与辩论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有权对对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并进行辩论。第六条调解与和解6.1调解的原则调解应当自愿、合法、公正、及时进行。6.2和解的方式和解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直接协商,也可以通过调解组织或者律师进行。6.3调解书与和解协议的效力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合同争议即告解决。第八条涉外合同违约诉讼8.1适用法律涉外合同违约诉讼,适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共同选择适用的法律;未经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8.2诉讼管辖涉外合同违约诉讼的管辖,依照《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