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毕业论文标题: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讨论1 前言1.1 讨论目的与讨论意义我国快递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进入壁垒小吸引了大量的供应者的加入,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知名快递公司就顺应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展的要求,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邮政快递便在此时营运而生,并在中国长期处于霸主地位。进入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物流配送需求的数量与类型大量增加。在强烈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快递、快运、速递等各种形式的运输承运者如雨后春笋般进展起来,快递货物运量快速增长。在运输方式上,出现了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竞相加入货物快运,从业者也从原来只有邮政、民航等少数几家国营企业经营进展成为国营、民营、外资等三大主体竞争的局面。中国加入 WTO,以因特网为平台的在线交易,为快递业的进展提供契机,配送瓶颈的解决需要大量的门到门服务,这些都为快递业提供了宽阔的进展空间。但根据“入世”的承诺,物流服务行业全面开放,世界快递巨头如联合包裹、联邦快递、敦豪快件、荷兰 TNT 等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利用其雄厚的资金与信息系统优势迅速在大中城市建立服务网点,使邮政快递与民营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尤其是邮政快递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 97%降到如今的 40%。曾被视为“大蛋糕”的中国快递市场,如今竞争激烈,在和 EMS 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的抗衡中,我国民营快递该何去何从,是继续经营还是撤出该行业?是在原领域挣扎还是开辟新的领域进展新业务?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从快递的定义、特征与重要性出发,再结合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进展历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竞争中的优势、弱点、机会、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借助宅急送的实际案例认证对策的可行性,希望能为民营快递提供一些建议。1.2 文献综述虽然快递 20 世纪中期就已经在国外出现,并且在发达国家进展已经很成熟,相继出现了 DHL、UPS 等国际巨头,但我国民营企业涉入这一领域很晚,经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互联网资料后发现,国对快递行业市场讨论基本上还不成熟,专门性的学术著作几乎为空白。以下是国关于快递市场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商务部讨论院讨论员玉敏在快递方面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主要是针对我国快递业整体的讨论,站在宏观的角度考察我国快递市场进展现状,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快递市场进展的主要因素 GDP 进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外贸进出口进展、物流进展、信息和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