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规划师复习笔记原理(一)一、城市与城市进展1、城市归根到底是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城市形成和进展的根本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进展。农业进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农民和农村:直接投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三种方式。3、2024 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4、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二元结构;2)收入差距拉大 1/6-1/7;3)优势进展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4)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失衡。5、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国进展与对外开放。6、城市人类最早历史公元前 3000 年左右。7、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为生活生产支撑 ,文化趋于多元)8、城市空间环境的演进规律:1)单中心到多中心,2)平面到立体,3)从生产性空间到生活性空间,4)从分离的物质空间到连续的多样空间。9、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因素:自然、社会文化、经济与技术、政策制度因素。10、城镇化的基本阶段:1)集聚城镇化;2)郊区化,3)逆城市化,4)再城镇化,11、城镇化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进展,,………………12、1957,戈特曼,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13、我国市治的特点,广域性,是城区型和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模式。14、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2)商品短缺时代的乡镇企业,3)市场经济早期的分散家庭工业,4)以外资与混和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15、中国城镇化的现状:1)从大起大落到持续进展;2)由西向东,东快于西,3)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以与都市带,4)部分城市进向国际化。16、我国城镇化的新的进展趋势:1)东快于西,西部加速,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道路;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沿海,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二、城市规划的进展与主要理论与实践(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的城市典型格局)1、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建筑典籍。2、中世纪以城堡和教堂为中心。3、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广场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以与一些世俗建筑。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圣彼德大教堂。4、君主专制时期放射状轴线艺术、雄伟状观的宫以工殿花园。5、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傅里叶,法朗吉。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