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和改进一、财务报告目标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进行任何学科的讨论工作,都必须首先明确学科的讨论围和目标。会计人员必须首先讨论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明确了,才能够确定会计应该收集哪些会计数据,以与如何加工和处理这些数据,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从会计的历史进展过程看,会计信息需要的围是在不断扩大的。只有明确了会计目标即财务报告目标,才能评价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从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一)财务报告目标分析1.经济责任观经济责任观是早期财务报告目标的主导观点。经营管理责任,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根据这一观点,管理人员是受所有者委托,对其一部分财务资源进行管理和使用的经营者。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主要是为受委托人提供借以提供管理人员保管职能与其履行情况的手段,是一种控制机制,为委托人控制和约束的服务。 随着股份制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更加明显和深刻,使公司成为许多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矛盾的集团的组合体。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以所有者为代表的投资者和以经营者为代表的管理阶层。由于股东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可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管理,但是他们又需要有关企业的信息,以便作出购买和持有的决策。两权的分离促进了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进展。这时,管理当局的直接和主要责任是一种受托财产和财务的责任。也就是说,只拥有财产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代理人的责任。企业经理实际上就是其他人的财务代理人,他们具有高层的决策自由并且赢得所有者的信任。委托人给予他们高度的信任和决策权,他们不仅应当对委托人交给他们的财产负责,而且有责任关怀不直接参加经营管理的委托人的利益。也就是,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除了保管在他们控制的财产外,还有责任从事经营管理,并且向有关人士报告经营状况。委托人则不仅希望受托人象保护自有财产一样保护受托财产,而且希望他们象关怀自身利益那样去关怀这些资产的有效运行。 全力以赴加速资本周转是企业管理当局份的责任,委托人把资产交给他们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资产,而不是仅仅为了保全资产。企业资产是有待于运用的资源,管理当局只有把资产转化成经营成本,资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当局应力图根据资产的特性有效的运用资产,进而将资产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断进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日益社会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受托责任不仅仅局限于管理人员和股东与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