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专业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传统文化专业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_第1页
1/8
传统文化专业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_第2页
2/8
传统文化专业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_第3页
3/8
一、选题依据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学术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课题来源:自选背景情况: 王阳明是明代的心学大师,其心学思想的核心“知行合一”说思想的形成是他一生实践成圣的道德理想的过程。他提出“知行合一”是要找到一个救天下之病的方法。他在论证的过程中特别强调道德,把道德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出来。“知行合一”说之所以能在我国广泛流传,是因为其在道德认识与社会实践领域具有适应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直至今天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他的一生,兼内圣于外王为一身,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俱全,成为后世人格追求的楷模。王阳明的生死哲学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大儒的人生风范。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注重道德实践,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知行合一说强调人格教化、自我完善,对于改善当代人的生存危机困境具有很好的启示性意义。实际应用价值:王阳明首倡知行合一,反对程朱理学,体现了理论上的进取精神。王阳明强调“知”必须“行”,对于克服社会时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王阳明强调'践履德行',于今天推展道德建设、道德教育更具时代意义。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强调人格教化、自我完善,对于改善当代人的生存危机困境具有很好的启示性意义。1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查阅的主要文献 国外研究现状:阳明学对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有深远影响,海外研究的成果主要展现在一下这些论著里:戴瑞坤著《阳明学说对日本之影响》,朱谦之编著《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张君劢著《比较中日阳明学》,张崑将著《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郑仁在,黄俊杰编《韩国江华阳明学研究论集》等。其中阳明学传入日本之后,在新的文化胚胎中表现出来,并持续发挥作用,最终发展为与中国不同的文化植株。日本阳明学的知行合一说是实践性更强的“知行合一”观,形成了事功主义特色。其中有中江藤树的得意弟子熊泽蕃山(1619-1691)的“时处位”论,佐藤一斋(1772-1859)由“虚”入“实”的气一元论,佐藤一斋在《言志录》中大力宣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他说:“就心曰知,知即行之知;就身曰行,行即知之行”等,他主张天下财利公有,指出:“财者,天下公共之物,其可得自私乎?……利者,天下公共之物,何曾有恶?但自专之,则为取怨之道耳。”」日本阳明学产生于日本封建社会的完成和解体时期,从其代表人物中江藤树、熊泽藩山、大盐中斋、林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文化专业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