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术期刊进展前景 学术期刊是专门刊载学术文章,有效传播学术信息,沟通学术思想的主要平台,而电影类学术期刊就是电影创作者、讨论者和欣赏者进行意见表达和思想交汇的媒介,是沟通创作者和讨论者的有效渠道,一本高水平的专业电影期刊对于电影理论,乃至电影创作进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认可的电影类学术期刊,有《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文学》《电影新作》《中国电影市场》《现代电影技术》《电影评介》,它们在传播电影理论,关注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现状,引领电影理论思潮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刊物进展现状 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代表的电影学术刊物,不断推动、提倡、实践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探究、提炼和锻造公共学术话题,在形成电影讨论风气、提倡电影学术风潮方面功不可没。相对于通俗类电影杂志,学术类杂志更加重视对读者欣赏水平与趣味的引导与培育,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良好的媒介与电影之间的互动。总体来说,上述电影学术期刊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电影实践在电影制作当中的一些经验和规律,也比较及时地反映了电影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综合讨论电影的制作、改革、管理和产业进展是上述刊物的宗旨。 二、电影学术期刊进展流弊 在现行体制下,电影类学术期刊面临着以下进展瓶颈: 首先是欠缺个性,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中国电影市场》是国内唯一的电影经济类期刊,其宗旨是关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讨论电影产业经济学现象与产业政策、市场动态。《现代电影技术》是专门刊载有关电影技术进展讨论论文的刊物。其他的刊物都是电影类综合性刊物,无论是中国电影进展史、电影产业进展成就、电影导演及作品的探讨、外国电影思潮和作品的译介,都有涉猎,既然都是综合性刊物,难免在编辑上容易撞车,风格雷同,欠缺个性。《电影文学》与《电影新作》这两本刊物都辟有专栏刊载国内外新创作的电影剧本,但是所刊发的剧本影响力有限。 其次是缺乏国际视野,国际化程度较低。从稿源角度看,《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分别集结了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比如尹鸿、杨远婴、戴锦华、倪震等人。来自国外的稿源,主要集中在国外电影理论家论文的译介,比如《世界电影》专门刊载外国电影理论,但是部分理论经中文翻译后,意思抽离原意,理解起来较难,如何将这些理论有效融入中国电影评论尚待讨论。海外华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