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社会情意管理论文 一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日,香港实施电影三级制,将第三级电影限定是「只准上映给年满十八岁的人士观看」。 在过去,香港的电影检查是严厉万分的,片子常常惨受剪刀虐待才得机会放映,但实施三级制之后,那些「软性色情」、「恐怖暴力」的电影都能够放映,「有关虐待狂、被虐狂、使用容易得到的武器(例如厨房用刀)的镜头,以及有关性快感和使用不寻常方法损害他人的暴力场面」(1),都不再视为禁忌。这可以看作是香港政府在九七过渡期对传媒的豁达表现,容许大家体验一下电影表达方式的「民主自由」。 于是,香港的第三级电影也就应运而生了,通常是小规模独立公司,极低的成本,不见经传的编与导,半紫不黑的男女演员,用很少的工作日,匆匆的拍好(通常拍电影,时间等如金钱),排在非黄金档期,竟然杀出血路,在票房上闯出生天,例如叶玉卿的艳情作(《卿本佳人》、《我为卿狂》)、变态凶杀片(《羔羊医生》)、古装神怪(酷刑)色情片(《聊斋艳谈》、《满清十大酷刑》)、锺淑慧的奇案片(《孽杀》、《弑兄》)等,都令投资者大有斩获,更令台前幕后影界人士见猎心喜,于是在一九九三至九四年间,掀起了第三级电影制作的高潮。 第三级电影,粗制滥造,但充满著激情和怒火。这其实是一群被观众(社会)遗弃的人(编导演),咬紧牙关铤而走险的叛逆表现:遭观众冷落的男妇演员,被迫走邪门,一脱求生:遭主流电影闭门不纳的编导愤而接受低微的薪酬,偏锋狎邪的题材(纵欲性交、变态残杀),务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里有著强烈的末世感,有著九七期近香港人无助地困囿于两强权(中国和英国)底下的怒意,充满著反社会制度的情绪。 二 第三级电影反映一个现象:「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观念的破落。 国际大都会,Cosmopolis,一个「大同世界」,宏观的看,这是一个大都会,能够容纳国际人种和平共处,而微观的看,当然社会阶级融洽,安居乐业,夜不闭户。 很古老的希腊观念,世界是由两种秩序管辖:第一种,「自然秩序」(等如中国的「天道」),四季递嬗,潮涨潮退,月圆月缺,主宰著万物生长盛衰,希腊语就是 Cosmos;第二种,「社会秩序」(等如中国的「人道」),官僚组织,水利灌溉,分工合作,决定农忙农闲生活进步,希腊语就是 Polis(亦是政治,Politics 的语源):两个秩序的结合,才可能有 Cosmopolis 的完美体出现。 「很多文化都梦想著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得到全面的和谐协调,达成天人相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