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影资本奴隶论文

电影资本奴隶论文_第1页
1/23
电影资本奴隶论文_第2页
2/23
电影资本奴隶论文_第3页
3/23
电影资本奴隶论文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国产电影的集中亮相以及关于中国电影生存与进展的讨论,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来,中国电影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票房数位元组节走高的背后,也不乏令人忧虑的现象。 以讨论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史为专业特长的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认为,以国产大片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其体征已经暴露出一些亟须予以诊治的病症。 正视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前行。 解放周末:戴教授,我想先请教您一个问题:有人说 ,从2024 年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了“大巨片时代”、“复兴的时代”,对此您怎么看? 戴锦华:这种“大巨片时代”、“复兴的时代”的提法,根据是什么? 解放周末:我所了解到的根据是,2024 年,国产电影产量达到 400 余部,比前一年多了 70 余部,全国新增银幕 493 块。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连续 5 年超过了进口大片。 戴锦华:在我看来,所谓的“大巨片”,其元素无非是大规模投资、好莱坞式的工业化大制作,以及巨型规模的票房宣传,并追逐高额的票房收入。中国“大巨片”的出现,只能说明越来越多资本正在涌入电影业,但未必标志著中国电影进入了“复兴”的全新时代。中国电影假如仅仅是《英雄》所标识的那种“大巨片”,那么它不仅不会成就一个“时代”,相反有可能成为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极》已经呈现出这种灾难的样态。 坦率地说,当我为中国电影重新繁荣起来而欣喜的时候,又怀有某种迟疑,甚至是某些忧虑。也就是说,中国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病症,亟须诊治。 艺术表达的苍白 观众在观影时感受到的视听饱满与走出影院后心灵的空白,形成了鲜亮的反差。他们似乎有一种别无选择,又有一点被欺骗、被掏空的感觉,好像曾经有人许诺了他们什么,但最后又拒绝兑现。 解放周末:有人说,如今我们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我们的神经、肠胃和心脏看电影,从《英雄》、《十面埋伏》到《投名状》,中国“大巨片”似乎实现了这种视听震撼。 戴锦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影片是成功的,它们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这一点,即用过亿的制作成本,尽可能地制造视听冲击和视听奇观,让观众感受到酣畅淋漓的视听震撼。所以,有些观众认为去影院看这些电影是值得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感官刺激,得到了某种视听快感。 解放周末:可有些电影带给人的满足似乎仅限于影院内,当人们走出影院,发现五官被愉悦的时候,头脑中却一片空白,有时甚至完全不明白刚才的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影资本奴隶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