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历史剧子类型管理论文 由于受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历史剧一直是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出现以后的一个重要类型。20 世纪 90 年代初,伴随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同时,裹挟着商业大潮的滚滚而来 消费文化的汹涌澎、湃,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也春潮萌动,渐次兴起,深刻刺激着电视历史剧的创新与进展。先是港剧《戏说乾隆》(1992)的引进,一阵“戏说”风潮掠过千家万户荧屏,在刷新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剧创作的持续升温。此后,《雍正王朝》(1999) 《大明宫词》、(2000) 《一代、廉吏于成龙》(2000) 《康熙王朝》、(2024) 《天下粮仓》、(2024)、《走向共和》(2024) 《成吉思汗》、(2024) 《汉武大帝》、(2024)等作品一再引爆荧屏,《宰相刘罗锅》(1995) 《还珠格格》、(1998)、《康熙微服私访记》(2000) 《铁齿铜牙纪晓岚》、(2001)等戏说剧收视率也高居不下。一时间,秦砖汉瓦的大气磅礴,唐诗宋词的绮丽繁华明清宫廷的血雨腥风,弥漫于荧屏世界。 与这一时期电视历史剧创作的繁荣相应,有关历史剧的论争也再次趋于热烈,这与 40 年代开端、60 年代激化和 80 年代继续深化的对于戏剧中历史剧的争论和检讨一脉相承,并达到反思的相当深度。关于历史剧与历史 艺术的关系、,长期的争论并未在学界形成一致论调,更遑论一般观众,面对形形色色的历史剧更是如坠云雾。而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兴起对传统历史讨论的冲击,使得何为历史剧的讨论愈加云山雾罩,纷纭复杂。 笔者以为,历史剧只是一个历史取材的问题,凡取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大体上都可以进入广义历史剧的范畴,它的首要意义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并不以阐释历史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无论多么强调历史真实性,都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艺术虚构,都只是对于历史的藉于某种视角的审美或者诗化浪漫的阐释,是对于历史的某种“言说”,在此意义上,历史剧作为一个大的比较宽泛的类型,还可以分为正说剧 亚正说剧和戏说剧三个子、类型。 一 以历史内在矛盾性为叙事动力、——正说剧 正说型历史剧,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尊重历史记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虚构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力图在历史再现的真实冲动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意义传达,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并重的基础上更强调其历史真实,风格相对严肃。按其来源,这类历史剧一般来自正史记载,因此有些学者也把它们称作狭义历史剧。 由于受艺术创作规律和接受机制制约,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的兴起,商业化 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