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效益创新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耕作模式;提高;种植效益 论文摘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探究出了高效优质、粮经结合的新的耕作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与效益。 福 鼎 市 地 处 福 建 省 东 北 部 , 位 于 北 纬 26°55′ ~27°26′。东经 119°55′~120°43′,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 18.5℃,年平均最低气温 8.6℃,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兼作其他经济作物的农业市(县),近年来。福鼎市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积极进展多种经营,探究出了高效优质、粮经结合的新的耕作模式,该模式明显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体现了新耕作模式的种植活力,其耕作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实行水旱轮作,粮经搭配,既确保了粮食安全,又增加了收入,而且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了地力,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耕地复种指数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三是有利于提高种植者素养,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激发对新技术接受的能力,通过对季节的科学安排,对农作物精心管理,种植效益显著提高、现将这些典型耕作模式整理总结如下 1“单季稻一田蘑菇”1 年 2 熟水旱轮作模式 这种模式近年呈进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前岐、秦屿、店下、硖门、山前等乡镇(街道办事处)。田蘑菇只需搭盖简易的菇棚,生产管理较方便,技术易掌握,2024 年冬季全市种植面积达 250 万hm2。4~9 月种单季稻每公顷产稻谷 7500kg,产值约 1.35 万元,成本 7200 元。收入 6300 元。10 月至次年 4 月种田蘑菇,每公顷种菇 5.7 万~6 万 m2,产菇 0.8~1kg/m2,产值 27.36 万元,成本9.495 万元,收入可达 17.865 万元。稻菇相加每公顷年收入达18.495 万元。 2“单季稻-草莓”1 年 2 熟水旱轮作模式 该模式于 4~9 月种植单季稻,10 月至次年 4 月种植草莓,每公顷产草莓 1.2 万~1.5 万 kg,产值 12 万元,成本 4.5 万元,收入 1.5 万元,加上单季稻每公顷收入 5700 元,合计每公顷年收入达8.07 万元,是一项高效益水旱轮作模式。 3“生姜-晚稻-槟榔芋”2 年 3 熟水旱轮作模式 桐城办事处三门里村 36hm2 多水田多年运用这种模式,效益 最 著 , 4 ~ 7 月 种 植 生 姜 , 每 公 顷 产 生 姜 14250kg , 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