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船舶工业改革论文_1

船舶工业改革论文_1_第1页
1/11
船舶工业改革论文_1_第2页
2/11
船舶工业改革论文_1_第3页
3/11
船舶工业改革论文 一、改革开放的成就 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船舶工业遵照邓小平同志“中国的船舶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示,在国务院领导下,率先实行了体制改革,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之后,使船舶总公司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并把进展的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上。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同时,也带动了地方船舶工业走进国际市场。 1.确立了国际地位 在国际船舶市场的竞争中,我国造船业的造船产量从 80 年代初期的 34.2 万吨提高到 1997 年的 220 万吨;造船份额从 1980 年占世界总量的 0.6%,提高到 1997 年的 6.7%;造船地位从世界第17 位提高到第 3 位,从而进入了世界造船大国;造船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各类船舶进入了德国、挪威、英国、美国等 50 多个国家;出口船的吨位从 2 万吨级进展到 15 万吨级;出口船的品种从单一的油船、散货船进展到多用途货船、成品油船、LPG 船、化学品船、自卸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2.进展成为出口产业 20 年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业“七五”完成造船产量 344 万吨,其中出口船 154.8 万吨。“八五”造船产量 676 万吨,其中出口船 306 万吨;承接新船订单 873万吨,其中出口船 615 万吨,出口船订单达到 70%。1995 年,承接船舶订单 246 万吨,98%都是出口船;1996 年建造船舶 190 万吨,其中出口船舶 161 万吨,占造船产量的 85%。1995 年船舶工业出口创汇 11.7 亿美元,1996 年 13 亿美元,1997 年达到 16.3 亿美元,出口创汇居机电行业之首。船舶工业的进展,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现在,我们唯一能够称得上出口产业的就是造船。” 3.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 在国际船舶市场大萧条时期,欧美造船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日、韩造船企业大幅度亏损,而船舶总公司在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 14%,利税年均递增 11%。“八五”期间船舶总公司实现利税比“七五”期长 220%,利润增长 150%,是军工行业唯一盈利行业;“八五”期间船舶总公司对船厂投入相当于韩国造船企业半年的投入,但造船产量却高于日本 19%,韩国 14%的增长速度,达到 26%。年均销售税率达到 7.1%,最高年份达到 8.6%,超过日本韩国;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和销售分别高出两倍和一倍。经济增长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促进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船舶总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大力开发新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船舶工业改革论文_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