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师生平等交流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的质量不仅反映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实习过程中的随堂听课方式,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在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围绕问题的设计阶段、发问阶段、理答阶段三大阶段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课前准备不充;记忆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教师候答时间不足;叫答方式单一;教师的反馈与评价单一。教师要想使课堂问题达到预期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要注重问的题数量与质量;问题要有趣味性、生活性;提问时语言表述要严谨;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合理留出候答时间;改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策略一、引言学习是伴随问题而来的活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沟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桥梁。(一)问题来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①”“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②”从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我们老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使得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存储器”;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在实习期间的随堂听课与讲课体验,发现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提问的方式单一;提问针对的只是少数学生,没有顾及到全班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质量(记忆性问题占据多数,缺少开放性问题);候答时间短等。教师只是把提问当作一种形式,并没有深刻理解提问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意识到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同伴、领路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改变就要从课堂互动开始,而提问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要从课堂提问入手,使课堂提问成为桥梁与纽带,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