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为加强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制度.1、市场应设置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食品卫生专管员。2、市场应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市场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实行措施进行整改。3、建立市场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向中心领导和卫生部门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查制度。4、食品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做到“三证”齐全,确保先体检、后上岗,先培训、后从业。市场主办者应建立食品经营者健康档案。5、经营者应对供货商经营资质证明复印件、产品的来源地证明、质量认证证书或商品检测合格证存档备案,建立全程追溯机制。6、经营清真食品应符合《北京市清真食品经营法律规范》的规定。7、菜市场应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室并有配套设施,定期对上市蔬菜、水果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8、索证索票及时,记录清楚,票据齐全,粘贴法律规范。9、定期对不合格下架食品名单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并建立台帐.10、食品经营行业应做到容器清洁,食品新奇,防蝇、防尘、“除四害”设施齐备,生熟食分开。对经营食品的工具、容器在使用前、后严格进行清洗消毒.使用无毒、环保、清洁的包装材料。经营鲜肉、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熟食制品的商户应配置冷藏设备。11、食品经营人员在操作直接入口的食品时必须在消毒水池中清洗双手,穿戴干净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使用夹钱工具,不得直接触摸钱币.熟食从业人员上岗时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戴戒指、手链、手镯等饰品,长发不外露。12、场内应设置不可食用食品专用盛器,并做好台帐登记。13、市场内禁止销售下列食品:(1)依法应当检疫检验而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食用动植物及其产品;(2)有毒、有害污秽不洁、腐败变质或超过保质期期限的食品、水产品及因病、毒致死的动物及其制品。(3)农药或重金属残留超标,致病性寄生虫或微生物,生物毒素超标,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食用农产品;(4)使用法律、法规或规章明令禁用的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或其它添加物生产的食用农产品;(5)国家规定禁止上市的其它食品。便民过渡市场